刷微博的時候在看到一個同學發的感慨,大概意思就是這個同學家庭條件不太好,但是利用自己課余時間打工掙錢,然后去旅游。
順便把某些掙到錢卻只會窩學校的同學批評了一下,覺得他們不會生活。
不得不說這個同學確實很厲害,在別人只會用家里的錢揮霍,每天上著幾節少得可憐的課,混吃等死的生活時,他就能自己掙錢旅游。
分分鐘甩了同齡人幾條街。
但我并不太同意他的話,不是所有窩在學校的人都是不會生活的人。
《鬼吹燈》里胖子對Shirley楊說的一句話說得特別好,“窮人沒有生活,窮人只有生存”。
真正的窮人坐了兼職不是去旅游,而是當生活費。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年年看著GDP往上漲,人均GDP又達到了多少萬多少萬。
然而貧窮依舊困擾著許多的家庭。
前年到樂山馬邊縣支教,在沒去之前我一直幻想支教的情景,聽說學校在山上,會不會是坐落在半山腰,出門就是梯田,早上起床伴隨著山間的霧靄迎接新的一天。那一定是山清水秀,一片世外桃源。
伴隨著期待和喜悅的心情,直到坐了兩個多小時的盤山公路,直到見到小學坐落在接近山頂的斜坡上我才發現原來我想想中的和現實的差距那么大。
學校坐落在大山深處,接近山頂的地方,每次要下雨的時候我們坐在學校的操場上就能看到云層上面發出各種各樣顏色的光(PS:其他地方的閃電),每次下完雨學校起霧,能見度簡直和成都的霧霾有得一拼,但只要起風,大霧會在30秒以內消散。
我想那大概是我住得最高的地方了。
但很遺憾的是,出門沒有梯田,有的只是陡峭的山,雖然山很大,但能被開墾種地的地方卻很少。
孩子們都特別熱情,我們剛到學校就來迎接我們。她們中的男孩調皮,但女孩卻格外的懂事,很多時候懂事得讓人心疼。
當地的大部分是民族,家里有三四個小孩,很多孩子五六歲大就開始帶弟弟妹妹,聽說平時去上課都要帶著弟弟妹妹。
她們的認知能力普遍偏低,四五歲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春夏秋冬是什么。但她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特別喜歡看我們手機上的圖片。
有一次看圖片的時候看到我的一張照片,照片上的我穿了一條白色的裙子。我覺得自己拍的太丑就很快的劃過,結果一個小女孩問我她能不能再看看那張照片。
我還記得那個小女孩,她叫阿妞,阿妞后來告訴我她覺得我那條裙子很漂亮,她特別羨慕我。
羨慕我有漂亮裙子穿,羨慕我可以上大學,她說她從小到大沒穿過裙子。
那一個感到特別辛酸,我沒想到我一個在平凡不過的女生有一天會被人這樣羨慕,更沒想到在深山里有一群夢想是穿裙子穿運動鞋的孩子。
有一個學生告訴我她不想讀書,她想回家幫媽媽種地。
我問為什么?現在好好學習以后掙錢了孝敬父母不是很好嗎?
她說因為她家的地很遠,要走一個多小時,爸爸生病了,媽媽每次去地里要去一天,她不想讓媽媽一個人去干活,她想幫助媽媽。
她只有十歲。在別的孩子還窩在父母懷里要錢,要零食時為在地里干活的母親感到心疼,在為自己即將結束的學業生涯感到難過。
之前在網上看到說馬邊山很大,但馬邊人民依舊很窮,是不是他們太懶,不想去種地。
但到了那里我才知道,不是他們懶惰,只是資源太匱乏。
山很大,但能開墾種地的地方卻很少,很多地方都離家很遠,要走一個多小時。那里冬天很冷,會下雪,一年四季能種的農作物很少,再加上土地貧瘠收成也不太好。
要走的時候除了必須帶走的東西,我把自己的大部分我的東西都分給了當地的孩子。
我對她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大學。即使我知道,她們當中大部分人都不能上高中甚至是初中。
我想她們也沒有做錯什么,頂多是運氣不好沒投到好人家。
在他們眼里沒有游樂園,沒有漂亮的新衣服,她們的衣服不分四級,她們只希望夏天可以穿短袖,冬天可以穿棉襖。
在他們的生活里沒有零食,沒有小吃,有的只是不餓肚子就行。
在他們的假期里沒有去哪里玩,有的只是去哪里幫父母做事。
我的家鄉在大涼山,也是一個偏遠落后的地方,在這里我也來談談我的家鄉吧。
每次在微博上看到有涼山扶貧的計劃,評論里全是罵人的,現在我來談談我身邊的涼山人。
在我的家鄉幾乎全村人都是種石榴為生,因為那里土地貧瘠,山大,交通閉塞,所以只能種石榴這種好養活,保質期長的水果。
那里沒法開山莊,因為離城太遠,更何況除了一片荒涼的山也沒有什么了。
關于石榴,除了付出必要的勞動力以外,很大一部分還要靠老天,一場雪,一場雨都可能使石榴嚴重減產減收。
所以氣候好的時候一家人靠種石榴除去必要的開支,還能剩些錢,但氣候不好時連本都賺不回來。
近年來氣候都不太好,村里很多人起早貪黑還是賺不到任何錢,但他們知道不管今年石榴能不能賣錢都得去地里干活,努力可能得不到回報,但不努力更是顆粒無收。
很多人都是在干完家里的活后才去四處打零工,干苦力,只有這樣才能勉強維持生活。村里的孩子放假后也會去打工,但她們打工掙的錢都是用來當生活費。
我想她們也是想出去玩的,就算她們拿著自己掙的錢出去玩父母也不會不準,但她們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自己少拿家里一兩千,父母肩上的擔子就輕一點,父母就可以少出去打幾天零工。
在她們的眼里沒有蔚藍的大海,廣袤的草原,沒有布達拉宮,沒有麗江,有的只是父母在地里辛苦勞作的背影。
她們的生活里也沒有YSL,沒有NB,沒有NIKE,生活的滄桑在父母臉上留下的痕跡,有的只是父母的背日漸被家庭的重擔壓彎。
并不是每個貧窮的人都是懶惰之人,或許只是他的勤勞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他們并非愚蠢,只是受到很客觀因素的限制。
也并不是很多人不出門旅游,不好好犒勞自己就是不懂生活。
窮人只有生存,窮人沒有生活。